為進一步提升新教師的教學能力,,準確把握教學方向,,加快教師專業(yè)成長步伐,。2023年8月20日—22日,,云南民族大學附屬初級中學舉行2023年教師崗前培訓,。
啟動儀式上,,李興富校長向老師們提出三點要求,,一是在守初心中不斷學習,,堅守信仰,,二是在“明定位”中加強實踐,,履職盡責,三是在“知敬畏”中嚴以修身,,樹好形象,,并希望在三天的培訓時間里,老師們訓有所悟,、訓有所得,。
學校邀請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、副研究員鄭淑英作《科學選題 嚴謹論證——基于課題研究問題的分析》講座。鄭淑英從為什么要做課題,、如何確定研究題目,、論證研究課題三方面為教師們進行課題研究的詳細分析,對教師們開展課題研究帶來很大幫助,。
李興富校長為全體教師作《學校發(fā)展 教師第一》的講座,。李興富校長表示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,每個人都是學校的管理者,,是學校辦學的依靠力量,,要強化主人翁意識,他希望教師要對教育事業(yè)保持高度專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(yè)能力和素養(yǎng),,練就過硬的個人本領,。
馬文婷書記從立德樹人 鑄魂育人、強國之師 強國之基,、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,、黨建引領 一流發(fā)展四大點開展講座。她希望教師們有過硬的政治素質,、精湛的專業(yè)能力,、變革創(chuàng)新的勇氣,要勤于思考,,善于反思,,堅持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,。
民大附屬初中執(zhí)行校長楊珺琳帶來《基于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的文化育人方略》的講座,,她從歐幾里得的故事談起,以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什么,、我們究竟要給學生一種什么樣的教育兩個問題,,引發(fā)參訓教師的深思。并告訴教師們讓自己優(yōu)秀的有平臺,、有集體,、有制度,但提升自己的最終還是自己,。
民大附屬初中副校長范賢凱帶來《“三大步”勵志教育初建 助推德育工作新局面》的講座,。他談到勵志教育是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結合的教育,是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的道德教育,,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意志戰(zhàn)勝挫折的賞識教育,。
民大附屬初中副校長王曉波作題為《不忘初心 堅守師德》的講座。王曉波深刻闡述教師職業(yè)的使命與責任,,以及師德的踐行方式,。她說到全體教師要恪守教師天職,,做一名師德高尚的優(yōu)秀教師,不僅要傳授知識,,更要用自身德行引導學生全面發(fā)展,。
民大附屬初中副校長王銳彬作題為《用專業(yè)化引領學生成長》的講座,從什么是教師的專業(yè)化,、為什么要提升教師的專業(yè)化,、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(yè)化三方面闡述了怎樣走專業(yè)化道路,做魅力型教師,。
民大附屬初中副校長馬榮祿帶來《基于“雙新”背景下“教師專業(yè)成長與教學實踐”的思考》講座。他對如何面對,、如何對待“雙新”的形式,,面對新中考是否感到迷茫等問題進行解答,對“雙新”背景下教師的成長發(fā)展具有指導意義,。
民大附屬初中副校長任重殊帶來《當時只道是尋常——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理解一堂好課》講座,。她從一堂好課的四個燃點——應然、必然,、欠然,、定然,講解如何理解一堂好課,,讓教師們豁然開朗,。
彝良新城中學校長董繼華帶來《打造品質課堂 成就品質人生》的講座。他談到品質課堂是一種理念,、實施品質教學是一種責任,、達到課堂品質是一種境界,并講解追求品質課堂的必備條件和方法,,教師們受益匪淺,。
云南民大附中德育處主任戴普榮帶來《常規(guī)德育與新型德育的融合》的講座。他說到如今的德育不再單指政治課,,也不再局限于課堂,,而成為包含思想政治教育、道德教育,、法治教育,、心理教育等多個層面的“大德育”。
云南民大附中教科室主任田金平帶來《教師成長的六個支點和六個途徑》的講座,。他分享教師成長的聽課,、模課、備課,、磨課,、悟課、品課六個支點、教師成長的六個途徑以及優(yōu)秀教師的五十個好習慣,,讓新教師對自身成長有更深入的思考,。
為期三天的崗前培訓讓教師們收獲頗豐,受益匪淺,。在崗前培訓總結表彰會上,,校領導為崗前培訓期間表現(xiàn)突出的教師頒發(fā)榮譽證書,七位教師代表先后分享培訓的心得交流,。并表示會以此為契機,,把個人成長融入學校發(fā)展之中,努力實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,,為未來的教育事業(yè)做貢獻,。
民大附屬初中執(zhí)行校長楊珺琳作總結講話,她勉勵教師們要用虛懷若谷的學習態(tài)度積極上進,,在前進的路上充滿動力,;用謙虛勤奮的工作態(tài)度游刃有余,在發(fā)展的路上充滿底氣,;用擔當作為的人生態(tài)度幸??鞓罚谌松穆飞鲜斋@價值,。
撰稿丨合玉蓉 圖片丨喬仙麗 編輯丨周興陽 校對丨楊曉涵 責編丨周興陽 復審丨石燕霞 終審丨高才奎